各班:
生态环境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携手共创“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山水林田湖草”的思想正深入人心。作为在校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积极宣传推广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做“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的践行者。同时,为积极配合全国环保科普创意大赛,强化环保科普工作和宣传,普及环保科学知识、繁荣环保科普作品创作,引领大学生践行绿色生活,推选我省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在成功举办四川省第二届大学生环保科普创意大赛的基础上,特举办2019年四川省第三届大学生环保科普创意大赛。此次大赛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指导,四川省教育厅主办,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承办,四川新闻网环保频道支持,具体竞赛事宜见附件。
请要参赛的同学填写:附件表2《2019年四川省第三届大学生环保科普创意大赛信息表》,于5月24日前发送至2388016885@qq.com,逾期不候。
机械工程学院
2019年4月18日
表2 2019年四川省第三届大学生环保科普创意大赛信息表.docx
2019年四川省第三届大学生环保科普创意大赛实施方案
一、大赛主题
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
二、指导单位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三、主办单位
四川省教育厅
四、承办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 西南科技大学
五、媒体支持
四川新闻网环保频道
六、时间安排
报名时间:2019年04月01日-05月31日
作品征集:2019年05月01日-09月30日
评选表彰:2019年10月01日-10月31日
七、奖项设置
作品分为视频类和图片类。大赛分设一、二、三等奖,以参赛作品总数为基数,获奖比例分别为10%、20%、30%(小数点后四舍五入),一等奖作品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并颁发荣誉证书。四川省教育厅于年底统一行文公布本年度所有省级赛项的获奖名单。
八、作品要求
(一)内容要求
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强化环境教育与科普工作,普及生态环保科学知识、繁荣生态环保科普作品创作,引领社会公众践行生态环保时尚新生活,本次大赛对作品内容基本要求如下:
1.体现生态环境保护基本科学理论、环境污染现象基本原理,并能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进行合理表述及展现。
2.宣传国家生态文明理念、生态环境保护阶段性成果,并能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合理表述及展现。
3.关注身边生态环境保护先进事迹、人物,并能以丰富多彩的方式进行合理表述及展现。
4.构想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未来场景、先进生态环保技术手段,运用一定的科学原理作为支撑并能进行合理表述及展现。
(二)格式要求
1.所有参赛作品可以是个人或多人合作作品,参赛前需要确认报名人在作品创作中的位置。
2.所有参赛作品需要单独填写信息表,详细填写作品简介,所有作者签名承诺。
3.所有参赛作品需注明“四川省大学生环保科普创意大赛参赛作品”字样。作品中不得出现作者或单位的名称、联系方式等信息。
4.所有参赛作品信息表和作品分别命名为“作品类别-作品名称”;由学校择优排序后打包上传至指定邮箱,每个学校作品总数不超过15件,邮件主题为“学校名-作品总数”。
(三)技术要求
1.视频类:包括动画、微电影、采访等。作品时长2-5分钟,必须包含标题(20字以内),以MP4格式提交。
2.图片类:包括绘画、摄影、海报等。须使用标题(20字以内),以JPG图片格式提交,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2019年四川省第三届大学生环保科普创意大赛评分标准
一、评审细则
1.评审采取评委打分制,评委按照分组情况,根据评选标准打分。
2.各评委独立打分,对评委参与创作或有利益关系的作品,该评委不参与该项目打分。
3.评审要点
(1)同一作者的作品入围不得超过3个。
(2)作品内容偏离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主线的不进入终审。
(3)作品不能体现环保科普内容,画面与知识脱节的不进入终审。
(4)作品缺乏创意,或者创意雷同的不进入终审。
(5)作品制作水平较低的不进入终审。
(6)作品表达主题含混不清的不进入终审。
(7)作品创作手法、表达内容、观念脱离时代背景的不进入终审。
二、评分标准
1.评分要点
(1)思想性:积极健康,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价值导向和人民群众意愿。
(2)科学性:具备一定的生态环境科技知识,概念和科学技术术语表达准确严谨、主题明确。
(3)可读性:知识表达通俗易懂,可读性强。
(4)艺术性:充分体现时代特点;赏心悦目,有较强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5)统一性:内容与艺术形式完美融合。
(6)创意性:内容具有创新性,符合时代潮流,受到群众喜爱,可塑性强。
2.打分原则
各位专家独立打分,每个作品打分满分均为100分,作品最终得分由专家打分平均分得出。
四川省大学生环保科普创意大赛组委会
201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