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
考生
信息公开
旧版入口
首页
校情总览
学校概况
现任领导
学校章程
学校标识
机构设置
学院设置
管理机构
人才培养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继续教育
国际教育
科学研究
自然科学
人文社科
科研平台
学术期刊
EN
Español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继教招生
就业服务
思政教育
校友会与基金会
电子校友卡
我要捐赠
信息服务
校历
图书
档案
教务管理
科技管理
学生管理
财务管理
后勤服务
网络服务
信息公开
人才招聘
闪亮川轻化
首页
闪亮川轻化
优秀教师
优秀教师
优秀学子
校友风采
教师节特稿|兰恒友:用数学建模点亮创新之路
在9月10日学校教师节表彰大会上,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兰恒友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数学建模》负责人,站在了领奖台上。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四川省“十佳青年教师”等多项荣誉的他,是三十二载如一日扎根教学、深耕数模教育的践行者,更是无数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教育初心:荣誉是起点,更是责任“荣誉属于团队,属于每一位默默付出的老师。”面对表彰,兰恒友谦逊而坚定。从1994年首次接触数学建模竞赛至今,...
2025年09月25日
教师节特稿 | 刘君:驭风味之力通中西之道
如果你以为化学课就是试管、方程和枯燥的公式,那刘君教授的《酒类风味化学》一定会颠覆你的想象。在这里,酒香是“可计算的风味密码”,酿酒是“微生物的狂欢派对”,而课堂,则是一场融贯中西、穿越古今的“味觉冒险”。9月10日,学校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刘君教授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之一,接过荣誉证书,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跨学科的实践经历和极具创新力的课程建设,成为师生关注的焦点。作为《酒类...
2025年09月23日
教师节特稿 | 蓝集明:从攀钢技术员到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
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术大咖”,却让一门濒临取消的公共基础课焕发生机;他没有显赫的头衔,却带领团队一举拿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他是蓝集明,四川轻化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一位从炼钢厂走进大学课堂的“跨界者”,一位用计算思维重塑通识教育的革新者。从车间到讲台:用“真问题”重塑课堂蓝集明的教育之路,颇为“非典型”。早年在攀钢的工作经历,让他深刻理解什么是“真实的需求”。他从一线工人做起,...
2025年09月19日
教师节特稿 | 曾涛:二十年磨一课,她把“设备基础”讲成了学生的“梦想基石”
9月10日,四川轻化工大学表彰了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在这份熠熠生辉的名单中,机械工程学院的曾涛教授,格外引人注目。她是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负责人,是学生口中“能把枯燥工程课讲出热血剧味道”的曾老师;是六获四川省教学成果奖的“硬核教授”,更是学生心目中“有光”的引路人。荣誉是责任,不是勋章“四川省五一巾帼标兵”“四川省三八红旗手”……这些称号在外人看来光芒夺目,但对曾涛来说...
2025年09月18日
——记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罗宏教授
在2025年学校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罗宏教授再度荣获表彰。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科研能力的高度肯定,更是对其团队多年来在“焊接材料高强韧性/耐蚀性调控技术”坚持不懈、锐意创新的生动诠释。初心如磐,致力破解“卡脖子”难题“焊接材料是重大装备制造中不可或缺的‘金属缝纫线’,其性能直接决定了高强钢构件——尤其是大型结构的安全与应用寿命。”谈及投身焊接材料研...
2025年09月17日
巾帼创新绽芳华——记我校工业设计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张玲玉
近日,我校机械学院张玲玉教授领衔的工业设计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荣膺第二批四川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五一巾帼创新工作室”, 成为全省获此殊荣的十家单位之一,标志着我校在产学研融合与女性科技人才培养方面获得省级权威认可。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对团队创新深耕的肯定,更是学校服务地方发展能力的生动印证。荣誉背后:里程碑与新使命张玲玉激动地表示:“这份荣誉是集体汗水的回甘。”她强调,工作室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对产教...
2025年07月16日
记化环学院李玉龙教授科研团队的攀登之路
在化学合成领域,一场以“高效、绿色、创新”为关键词的科研攻坚战正在悄然进行。近日,我校化环学院李玉龙教授领衔的化学合成与应用652科研创新团队,联合南方科技大学舒伟研究员课题组,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顶刊连续发表有机合成突破性成果,为有机合成化学注入强劲创新动能。创新突破:从实验室到产业端的化学革命“我...
2025年05月26日
【闪亮川轻化】骆忠强教授团队突破语音分离技术 助力智能时代人机交互革新 ——AI顶刊发表揭示多路语音盲分离前沿成果
近日,我校“智能无人系统技术研究”652科研创新团队再传捷报。团队核心成员骆忠强教授以独立第一单位在人工智能领域顶级期刊《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iew》(IF=10.7,中科院1区TOP)发表题为《Faster independent vector analysis with joint pairwise updates of demixing vectors》的论文,标志着我校在智能语音信号处理领域取得国际领先进展。破解复杂环境下的“声音迷雾”语音交互技术正深刻改变人类生活,但在会议、车...
2025年04月03日
【闪亮川轻化·优秀教师风采】深耕教育沃土的笃行者——记卓越教学奖获得者王益
“稳健中不失风趣。”“有当网络主播的潜力。”“每次课真是干货满满。”“超级有趣,从来不缺席。”“王教授学问之深,为人之智慧,无不令我钦佩、折服。”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留下一段又一段的真诚点赞。严谨扎实的专业水平、生动幽默的教学风格,使人文学院王益教授深受学生们喜爱。 “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同时,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涵,坚定文化自信。”这是王益对新时...
2024年09月27日
【闪亮川轻化】陈建教授团队提出炭黑新理论,引领行业变革
为什么汽车轮胎都是黑色的?近日,在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碳-石墨材料专业委员会第28届学术交流会议期间,一项具有重大突破意义的研究成果引发广泛关注。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建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独立提出炭黑超硬度等新概论,对橡胶耐磨补强做出颠覆性诠释,成功破解百年汽车轮胎黑色之谜,为高分子科学行业带来理论与实际的双重指导意义。 在当天的主题报告中,陈建介绍了炭黑的主要生产技术,以及表面结构,活性测定等...
2024年09月26日
【闪亮川轻化·优秀教师风采】用创新思维探索新工科教学改革——记卓越教学奖获得者陈琳
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腐蚀与
2024年09月24日
【闪亮川轻化】获奖教师风采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n
2024年09月10日
【闪亮川轻化·获奖教师风采】全国优秀教师马小燕:一丝不苟潜心育人,矢志前行攀登高峰
9月8日下午,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
2024年09月09日
郑洪龙
郑洪龙 优秀共产党员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核工程系主任2021年和2024年均获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资助;202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022年获新进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班讲课比赛一等奖;2022年度考核为优秀;2023年获校级教学成果奖(排名第二);2024年获优秀科技工作者。
2024年07月04日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43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4
跳转到
最新信息
计算机学院科研团队荣获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
2025.10.09.
我校652科研创新团队骆忠强教授在计算机科学领域顶级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
2025.10.01.
我校开展国庆节前实验室安全检查
2025.10.01.
学校部署二届党委第二轮巡察工作
2025.09.30.
我校2025级新生军训汇报表演暨总结表彰大会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