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书写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的新篇章,为人类现代化历程作出了新贡献。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自觉围绕中心、主动服务大局,扛牢职责使命、奋力担当作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
纪检监察机关因党而生、为党而战、兴党而强,新征程上要在服务保障党的中心任务中忠诚履职、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担当作为,重点抓好保落实、清障碍、优环境、聚合力、惠民生、强治理六项任务。
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开展政治监督,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战略部署落实见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关键是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化为现实。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聚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加强对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到全程监督、跟进监督、精准监督。构建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压实责任、纠正偏差、推动整改、深化治理的全链条监督闭环,坚决纠治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等突出问题,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
一体推进“三不腐”,为中国式现代化清障护航。腐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毒瘤,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拦路虎”。要永远吹冲锋号,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不动摇,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深化金融、国企、粮食购销等重点领域腐败治理,化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风险隐患。做实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完善防治腐败滋生蔓延的体制机制,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顽瘴痼疾。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营造和弘扬崇尚廉洁、抵制腐败的良好风尚,把廉洁理念贯穿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
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为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环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越是这样越要加强作风建设,以好的作风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顶风违纪行为露头就打、从严查处,对风腐一体问题深挖细查,狠刹享乐奢靡歪风。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及时发现并纠正玩忽职守不作为、任性用权乱作为、搞“形象工程”加重基层负担等问题。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开展新风正气宣传教育,把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
激发动力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凝聚更为广泛的奋斗力量。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凝心聚力、团结奋斗。要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不是要把人管死,而是要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更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准确把握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的辩证统一关系,积极践行“纪检监察机关也是干部之家”的理念,运用“四种形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做实精准问责、容错纠错、澄清正名、回访教育,着力消除影响干部担当作为的各种消极因素,形成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
深化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纪检监察机关要把民心所向作为工作导向,坚持执纪执法为民、纠风治乱为民,以保障党中央关于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政策落实为重点,排查治理民生领域“微腐败”、消除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绊脚石”,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决查处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执法司法等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推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大系统的重要一环,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落实党章赋予的“推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重大任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转化为现代化建设效能。完善纪检监察专责监督体系,促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立足职能职责推动完善党内监督体系、基层监督体系、各类监督贯通协调机制,把监督贯穿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各方面。
(作者:陈辐宽,系天津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