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重大成就,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特征,同时对建构清洁美丽世界具有重要贡献。以2021年中国主场举办的、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为标志,生态文明全球叙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被国际社会聚焦、互动,向国际社会讲好、阐释好中国生态文明观,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更加紧迫且重要。
实际上,面对国际传播中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等问题,讲好中国生态文明故事及其真实的中国理念及方案,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仍然面临着复杂的考验。
一是全球话语权竞争的日益呈现白热化。话语能力是国家利益实现、国际形象塑造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是国家影响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进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面对全球话语权竞争的复杂态势,生态文明全球叙事能力难以充分支撑、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目前,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和方案正在走向全球治理的前沿,成为中国国家形象、对外合作和全球治理的基础性、标识性事务。但生态文明全球叙事能力建设滞后于生态文明建设国内外实践,仍与我国的国际地位及国际贡献不相称,还不适应话语竞争白热化的全球绿色治理进程。
二是国际绿色领导力演变的政治化。如何影响和引导生态文明全球叙事能力建设的内在紧迫性和国际关注度日益凸显,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全球叙事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不可忽视。大国国际绿色领导力争夺趋向政治化,部分西方国家热衷于从碳排放、环境污染等方面抹黑中国发展成就及国际绿色合作水平,从可持续发展议题围堵并限制中国发展,通过“绿色牌”限制广大发展中国家迈向更高水平的发展。因此,应对此类带有恶意攻击性的应对能力建设亟需提升。
三是全球绿色治理方案博弈的复杂化。在以气候危机为代表的地球生态危机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金钥匙”,推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一种新的借鉴,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然而,面对西方国家长期主导的国际绿色秩序,生态文明建设面临严峻、复杂的国际博弈。持续推进并加强生态文明全球叙事能力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影响、塑造全球绿色治理方案的必然要求。
作者:汪万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