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园文化

教育部: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2-09浏览次数:104



微信图片_20220320120420.gif


1月29日,《人民日报》推出“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专版,一起来看专版中刊发的文章《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

任的时代新人》—— 


微信图片_20221113104523.jpg


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教育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对加强立德树人、以德

铸魂、以文化人等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教育系统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

循。


举旗定向明确战略方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

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强调办教育,

就是要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坚定文化自信,增强

全民族创造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精神文明建设事关教育大局、发

展全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登高望远明确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

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

教育系统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着力点,为我们指明了工作方向。


系统思维明确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创新内容和载体,

改进方式和方法,使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充满生机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

阐明了教育系统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法论,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贯彻落实。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育的初心使命,加强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这一

初心使命,坚持立德的目的是育人,把精神文明建设落脚到时代新人培育上来。


挺立主心骨铸魂育人。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

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生、教育学生。通过大手拉小手、大学到

中学的形式,围绕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激发挺膺担当,开展青春使命教育,组

织“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社会实践,引导广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励志

担当大任。


对标好青年立德树人。以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有理想、敢担

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目标,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围绕提高

学生思想理论水平、心理健康品质、网络文明素养、文化品位等方面,实施十大专项行

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提升精神境界、丰富精

神世界。


弘扬新风尚润心化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活动,融入学

生日常。常态化开展文明校园创建,选树“最美教师”“最美辅导员”“最美大学生”等

先进典型,形成良好校园风气,带动广大学生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建立常态长效新机制。系统谋划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

殷切期望、时代新人培根铸魂的共性需要、新时代青年学生的群体特点,逐一梳理建立落

实机制,明确各层级具体任务,切实把倡导性的理念转化为操作性的机制办法,推动精神

文明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构建多方联动新体系。建立完善大中小一体、家校社协同的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体

系,加强高校在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中的牵引带动作用,不断汇聚学校家庭社

会育人合力,共同推动青少年的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协调发展,形成精

神文明教育共同体。


塑造智慧赋能新格局。有效运用数字化手段推动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将国家智慧教育

平台打造成重要的公共服务产品,为教师提供开展精神文明教育的“政策包”“工具

箱”,为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精神食粮。


   --END--


来源 | 人民日报

编辑 | 蔡梦林 李清会

审校 | 王源

编审 | 张引
中共四川轻化工大学委员会宣传部主管主办

转载或用图请联系后台获取授权

 Copyright 

2014 - 2022 SUSE New Media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