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榜样力量

二十大代表张玉滚:大山深处的播火人 乡村教育的守望者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12-04浏览次数:119


近日,记者的一组镜头记录了二十大代表、河南省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张玉滚的一天。

早上六点,张玉滚同孩子们一起跑操锻炼;七点钟,行走在孩子们中间与他们一起早读;上午,给五年级的同学上道德法治课;下午第二节课是科学课,他别出心裁,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把课堂搬到山沟里进行实地教学;晚上九点,住校的孩子们都进入了梦乡,他便忙着准备第二天的课程;备完课已是深夜,他打着手电筒,把住校孩子们的宿舍认真检查一遍……

这就是张玉滚忙碌的一天,也是他放弃在城市的工作机会,扎根大山深处21年为乡村教育矢志奋斗的真实写照。

微信图片_20221204104403.jpg

离开大城市,扎根深山点燃希望

1980年,张玉滚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内乡县和南召县三县交界之处的高丘镇黑虎庙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的学校是土坯房,桌子也是破破烂烂的。张玉滚每次走出大山,得沿着山脊上牛羊踩出的小道,翻越尖顶山,再穿过险峻难行的八里坡走到高丘镇,来回通常需要十几个小时。张玉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读完了小学。

2001年9月,张玉滚中专毕业。当时,很多同学都去了南方,要么下海经商,要么在私立学校就业。张玉滚却选择了一条大家都不理解的路——放弃在大城市找工作,回到大山深处的家乡,回到黑虎庙小学做一名代课教师。面对每月几十块钱的工资,张玉滚没有抱怨,而是精神饱满地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

用扁担和摩托车,担起山乡孩子的未来

“不耽误一节课,千方百计上好每一节课”,这是张玉滚给自己定下的“铁规矩”。因为大山里条件艰苦,大多数老师不愿意来这里工作,为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他把自己磨炼成“万金油”,学校各个年级、各个学科都要能教。

2002年,根据上级政策,黑虎庙、菊花场两所小学合并为一所完全小学。当时学校寄宿生有50多人,吃饭的时候,大家或围成圈,或并排蹲坐在地上。学校领导商量建一个集体食堂,但由于经费不足没钱去请炊事员。看到这种状况,张玉滚接下了这项重任,劝说在外打工的妻子回来成为学校食堂的炊事员,专门给学生做饭。

2003年,学校有了第一次大变化,新修建了两层教学楼,教室里换上了刷了油漆的课桌,办公室配了较好一点的办公桌椅,窗明几净。但是由于山里交通困难,最初的五年,张玉滚只能靠着一根扁担,踩着老校长的脚窝窝,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五年的时间里,这根扁担也挑起了孩子们的希望。

2006年,黑虎庙通往山外的公路修好了,山里人的出行方式终于有了改变。张玉滚咬咬牙,省吃俭用置办了一辆摩托车。此后,老扁担谢幕,小摩托登场,他去镇上给学校买米、买菜、拉教材,再也不用肩挑背扛了。少则几十斤,多则百余斤,几年下来,张玉滚骑坏了4辆摩托车,轮胎更换的次数数也数不清。

这些年的艰苦磨炼,练就了张玉滚过硬的技能:手执教鞭能上课,拿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孩子们的成绩在全镇一直名列前茅。2012年,张玉滚转成正式在编教师,后来又接任了校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走了一届又一届。

因为操劳,张玉滚显得比同龄人“老相”得多,很多次去镇里开会,都有人以为这个80后的年轻人是位快退休的老教师。2014年,因为在工作时受伤没能及时就医,张玉滚妻子的身体落下了残疾。面对生活的艰辛,张玉滚也犹豫过,想过离开。可是,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学校的孩子们,如果老师们都走了,孩子们可咋办?最终他还是坚持了下来,正如他自己说的:“我是从大山出来的孩子,我知道,教育对深山里的孩子们是多么重要。”

微信图片_20221204104416.jpg

“愿做一轮明月,继续照亮山村孩子走出大山的路”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政府及社会各方面的关心下,现在,黑虎庙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017年,新建的宿舍楼投入使用,解决了学生和老师的住宿问题。之后,又翻修了教学楼,鲜艳的明黄色让学校在大山中亮丽起来,“树百年报国志, 做世纪栋梁才”几个大字泛着希望的光。

2018年,学校又新建了大餐厅,曾经破烂的厨房新贴了瓷砖,添置了冰柜、消毒柜等现代化家电,孩子们再也不用蹲在地上吃饭了;教室里,环保型课桌和凳子摆放得整整齐齐,崭新锃亮;课堂有了“一体机”,可以网络教学,孩子们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老师和学生的办公和住宿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装了电脑、空调……曾经,陡峭的盘山路拦住了黑虎庙通向外界的精彩,2018年年底,从高丘镇到黑虎庙的道路也开始整修了,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正在来来回回压路、铺路,铺出一条坦途。

转眼,又是几年过去了,说起如今的黑虎庙小学,校长张玉滚变得激动起来:“新修建的200米塑胶环形跑道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玩耍的地方。从高丘镇到黑虎庙又修了5公里道路,孩子们上学再也不用走那上八里、下八里的陡峭山路。现在学校拥有的年轻教师都是本科学历,大家劲头儿可足了。”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黑虎庙小学也走出了大山,与郑州大学、南阳师范学院、河南省实验小学等省市名校结成“手拉手”对子,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文明单位和“全国雷锋学校”,成为享誉全国的一张闪亮的教育名片

从只有十多间的土坯教室,到现代化的新学校,看着眼前的一切,听着从明亮教室里传来的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已在大山里为孩子们坚守了20多年的张玉滚眼圈有些泛红,他饱含深情地说:“这一切让我有种‘做梦’的感觉。感恩党和政府!我愿做一轮明月,紧跟时代步伐,继续照亮山村孩子走出大山的路。”

(本文综合自河南日报、河南省镇平县融媒体中心、时代楷模发布厅等)

责任编辑:徐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