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代表高德荣:好干部要让老百姓尝甜头
在云南怒江州独龙江的高山峡谷间,生活着一个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现代社会的少数民族——独龙族。独龙江是独龙族的主要聚居地,这里每年有半年大雪封山,再加上绵长的雨季,几乎与世隔绝。2014年4月10日,伴随着一声巨响,全长6.68公里的云南高黎贡山独龙江隧道最后一层岩石被成功爆破。这条隧道的贯通标志着独龙族老百姓千百年来被大雪封山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时任武警交通三支队副参谋长的周勇回忆,“老县长”八点钟不到带了几篮子在山上面摘的杜鹃花,拉着我的手说代表独龙族人民感谢我们。
大家口中的“老县长”,就是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高德荣。他30多年坚守在独龙江畔,为实现独龙族整族脱贫倾注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如今,“退而不休”的高德荣,仍然站在独龙族人民群众的身边,奋斗在独龙江畔。

“独龙江需要我,我一定要回来”
1954年,高德荣出生在独龙江乡。儿时,父亲经常给他讲独龙族的历史,耳濡目染,独龙族群众的艰苦岁月深深印在他的心底。
小时候,高德荣的梦想与所有大山的孩子们一样——走出大山。几番寒窗苦读后,他终于跳出了农门,考上了师范学院,毕业后当上了干部。当时,他工作的怒江州民族师范学校还准备送他去云南大学深造。然而家乡的落后、乡亲们的贫困,总让这位土生土长的独龙族青年放心不下。
1979年,已经担任校团总支书记的高德荣不顾双亲和未婚妻的劝阻,婉拒了校长和同事的挽留,回到独龙江成为一名小学教师,立志通过教育改变整个民族集体文盲的历史和现状。那些年,他既当老师又做保姆,很多人都为他放弃大好前程而惋惜,他却说:“我受党的培养,读了书、明了理,独龙江需要我,所以我就回来了。”
在之后的岁月里,他又担任了独龙江乡乡长、贡山县县长、怒江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德荣的职务在变,但是他的初心始终没有变过:让独龙族群众尽快富裕起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掉队、不落伍。
为老百姓修一条通向幸福的路
“那时候,独龙族人民真苦啊。”回忆往事,高德荣眉头紧锁。读小学时,他每天早晚要走近3个小时的山路往返于家和学校。上初中,到县城得爬雪山、过密林,走七八天。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独龙江仍没有一寸公路,独龙族群众过着“过江靠溜索,出门走天路”的艰辛生活。每年12月到次年5月初的大雪封山期间,独龙江就成了与世隔绝的“孤岛”。
“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高德荣时常挂在嘴边,也落实在行动上。通向外界的路需要翻越高黎贡山。为了这条“天路”,时任贡山县县长的高德荣上省城,进北京,使出浑身解数筹措修路资金。为了修路,高德荣经历过数次泥石流险情,经历过雪崩被埋,颠废了三辆越野车,几次与死亡擦肩而过。对此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你不干,路就在天上;你干了,路就在脚下。
1999年,独龙江到贡山县城的简易公路通车。然而,由于基础设施薄弱,独龙族群众依然生活在深度贫困之中。2007年,高德荣升任怒江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他再次申请回乡,因为最让他牵挂的还是修路,为老百姓修一条通向幸福的路。
2014年4月10日,全长6.68公里的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全线贯通,千年宁静的独龙江终于叩响了山外世界的大门,这标志着我国最后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公路盲点将在中国交通版图上彻底消失。之后,一条条被高德荣画在“图上的路”也逐渐“落地”:碧蓝的独龙江上空,4座永久性桥梁如彩虹般飞跃,独龙江乡6个行政村39个村小组全部通上硬化路,独龙族群众出山难、行路难、过江难已成为历史。
“全面小康,独龙族没有掉队”
“没有产业支撑,独龙族长远致富奔小康就是一句空话。”在产业建设上,高德荣非常执着,不仅说给群众听,更要带着群众干。
2007年,为了寻找脱贫产业,高德荣曾邀请专家考证种植草果的可行性。草果是一种经济作物,看起来像草,能长两三米高,红灿灿的果实结在根部,是上好香料。得到专家的肯定后,年过50的高德荣,天天背着三四十公斤重的背篓,艰难地滑着溜索到江对岸种苗、琢磨草果习性。示范基地建好后,他每年免费给乡亲们发放几万棵种苗,定期开展种植培训班,先后向4000余人传授草果种植技术。独龙江乡6个村中,迪政当等3个村由于海拔高,不适宜种植草果,高德荣又把目光瞄向了重楼产业。
2018年底,独龙族迎来了整族脱贫的历史时刻。独龙江乡群众激动地委托乡党委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这一喜讯。2019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独龙族群众回信祝贺整族脱贫,并且叮嘱他们:“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希望乡亲们再接再厉、奋发图强,同心协力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努力创造独龙族更加美好的明天!”
牢记总书记嘱托,早日实现乡村振兴
如今,独龙江乡1000余户群众全部住进了新房,草果、重楼、独龙蜂、独龙牛、独龙鸡等特色种植养殖产业遍地开花,6个行政村实现5G网络、广播电视信号全覆盖,大病保险全覆盖,孩子们享受从学前班到高中的十四年免费教育……
面对如今越过越红火的好日子,乡亲们总说“老县长”是独龙族的“头人”。高德荣却回答:“独龙族父老兄弟姐妹是平等的,没有‘头人’。如果有,那就是共产党!”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今年已经68岁的高德荣时常念叨着总书记的嘱托。当上二十大代表,“老县长”又有了新期盼——依托怒江良好的生态优势发展生态旅游,通过科技赋能把草果等农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增加更多的附加值,培养吸纳更多技术人才带领群众致富,让独龙江乡早日实现乡村振兴。
(本文综合自光明日报、新华社、人民周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