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园思政

听青年教师讲育人故事 校长庹先国勉励要做持之以恒自律的年轻人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06-17浏览次数:329

XCB_3104.jpg

       “一年的教学旅程让我收获满满、幸运多多。”“希望学校能给老师和学生更多时间去课程里沉淀。”“我将继续走稳走好,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6月15日下午,在我校汇东校区文科学院青年教师座谈会上,庹先国校长与来自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心学院的14名青年老师促膝而谈、交流成长。

XCB_3100.jpg

       畅谈之前,庹先国校长抛砖引玉地阐述了学校近年坚持“研学结合、产教融合、特色发展”战略的内涵,指出我校文科学院在专业课程、人才项目、重大产出等方面存在“大而不强”的现状,并剖析了其背后存在的自信心不够、行动力不强、精气神不足等问题。

       “作为扎根川南的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我们坐拥多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我们有素材、有基础、有历史、有文化,我校文科学院生逢其时、大有可为。”庹先国校长希望以此次座谈会为切入点,听听青年教师与学生、学院、学校共同进步的故事感悟、规划建议。

       来自教心学院的王小玲老师分享了对“责任”“成长”“蜕变”三个关键词的体会。在育人之路上,她始终在寻找一个答案——“怎样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因为她坚信,只有这样不断探索,才能帮助学生和自己一起成长。

       入校从教不到一年,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杨婉茹老师很感谢带教老师和老教师的倾心帮助,让她战胜了“入职焦虑”。她希望自己能和青年老师一起,多学习、提升教学水平,多读书、做智慧型老师,多交流、做思政好老师,多科研、提升专业素养。

       虽是前年入职,但算上在川轻化的读书时间,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尹国金老师已和学校共同走过第九年。日常工作中,他会用心地给学生们准备开学礼物等小惊喜,渐渐地走到了学生中间去,也走到了学生心里去。“从学生时代走来,当我成为一名老师以后,最大的追求就是让自己的学生成为最有幸福感的学生。”尹国金说。

       两年的教书育人工作,让人文学院的董航池老师看到了学生们对广播电视学专业的热爱,也发现了学生们在学校采访实践中遇到的困难。为此,她建议学院和学校职能部门能够加强沟通协作,让大家能够更多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一一倾听青年教师们的故事和建议,庹先国校长有些意犹未尽,“大家可以添加我的微信,以后把更多的好故事、好建议讲给我们听,当然也欢迎你们说困难、聊困惑,希望我这个过来人的解答能够帮助到你们。”与此同时,教师们的建议意见也将及时传达给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力争及时改进、尽快反馈。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庹先国校长语重心长地说,“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认真地书写一份自己的职业履历表,每个阶段都去列清单、去完善、去思考,看到进步的同时也发现不足,为下个阶段蓄能再出发打下良好基础。”对此,他希望大家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在提升学历学位上再努力,在职业规划发展上再提高,在教书育人本领上再用心,做一个持之以恒自律的年轻人,最终一定会走向成功,成为一名新时代的好老师。

XCB_3091.jpg

       座谈会由肖兴政副校长主持。

       编辑:杨雪萍;图:杨飞    复核: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