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儿子仍活着,以另一种方式。”4月20日,杨兰敏回到广东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的家中,抱着儿子杨东的器官捐献证书,久久不愿放下。
杨东是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的一名辅警,在2022年3月的一次统一行动中被车辆撞倒在地,经全力抢救,于4月19日殉职,年仅31岁。
杨东生前工作照。(来源:清远日报)
因公负伤致脑死亡
3月4日意外发生时,杨兰敏正在保安岗位值班。他接到电话,得知杨东在执行公务时被车辆撞倒,陷入昏迷。找来同事代班后,杨兰敏与家人赶往医院。当晚,杨东被送往距离最近的连南人民医院进行手术。
为获得更好的救治条件,在省市县三级的共同努力下,杨东于3月5日被转至广东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后经专家会诊以及全力救治,始终未脱离危险期的杨东,于4月19日不幸离世。
杨东走了,他的父母妻子商议并决定签署器官捐献同意书,让杨东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在世间延续。4月19日上午,器官捐献正式开始前,9名医护人员向病床上的杨东鞠躬默哀。
广东省红十字会授予的器官捐献证书中这样写道:按照其生前意愿,经直系亲属同意,自愿无偿捐献肝脏、肾脏用于科学研究和临床需要,此举功德无量,流芳千古。
杨兰敏收拾好捐献证书,并把它放进箱子里,这箱子装满了杨东生前获得的荣誉证书——连山公安授予的“先进辅警”“平安宣传标兵”“优秀共产党员”“先进辅警警务队员”等,连山县政府授予的“抗疫先进典型”、“七一”安保四级嘉奖等。
“我希望他以另外一种方式活下去”
4月18日深夜,一场特殊的家庭会议在病房外进行,参与者包括杨东的父母、妻子、弟弟等。数小时前,亲属们收到医院方面的建议:杨东的情况很不理想,要做好心理准备,同时考虑到伤者年轻且身体健康,可考虑进行器官捐献。
农民出身的杨兰敏从未接触过器官捐献事宜,但听说能挽救更多的人,他投下了同意票。杨兰敏说:“杨东一直都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虽然此刻他昏迷不醒,但我能感受得到,他会支持我的这个决定。”
杨东的妻子梁丽沙在卫生院工作,她明白器官捐献对生命的意义。最重要的是,只要符合捐献标准,杨东能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梁丽沙擦了擦眼泪,说出心里话:“我希望他以另外一种方式活下去。”
杨东的弟弟杨兰也赞同器官捐献的做法。在哥哥的影响下,杨兰也考入警队,成为派出所的一名辅警。在同为公安辅警的杨兰看来,身故之后还能挽救更多家庭,这便是用生命实践“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