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掌握在那些有勇气凭借自己的才能去实现自己梦想的人手中”
——巴西作家保罗·科埃略名言
科埃略的名言内涵丰富,有以下几点格外值得关注:对梦想伟力的肯定、对执着信念的颂扬和其中隐含的世界导向、世界关怀。这些内容,既是中巴两国民族精神中长期涵养形成的品质,也是两国在当下面对世界种种机遇、挑战时所常展现的风貌。习近平主席多次引用这句话,点出了中巴两国在精神深处的相通,表达了对巴西人民和文化的称许以及对中巴两国、中拉两大文明携手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的愿景。
中巴两国,都承载着宏大的梦想。中华文化历来对于辽阔格局、恢弘气象有所偏好,即使在危亡之际,梁启超也能讴歌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与天不老”“与国无疆”。在走向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中国梦更是成了凝聚时代力量的“最大公约数”。对于巴西人而言,对祖国的自豪也同样深深印刻在血脉中。从澎湃汹涌的亚马逊河、飞流直下的伊瓜苏瀑布到高耸入云的里约热内卢基督像和前卫大胆的巴西利亚城市规划,巴西的众多自然人文景观都有雄浑的气概和梦幻的想象喷薄而出。和中国人民一样,巴西人民也广泛地坚信着祖国注定有伟大的未来。从独立伊始,巴西就想要从边缘走向中心,渴望实现政治的自主、经济的繁荣、文化的昌明,成为得到广泛承认与尊重的有影响的大国。“秩序与进步”这一国家格言也从1889年开始一直写在国旗上,成为一代代巴西人的目标。同样绚丽而高远的梦想,将本来相距遥远的中巴两国联系在一起。
中巴两国,也共享着追求梦想的坚定信念。《易传》有云,“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有人将其解释为“预知某种结果,就去实现这种结果,这样的人可以与他一同保持适宜的状况”,从这句话就可看到中华先人对实践梦想的肯定。同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样广为流传的成语也表现出民间对信念的尊崇。实际上,中华民族绵延至今,历史上不乏激流险滩、惊涛骇浪,面临种种灾变与困局,无数英雄志士依靠坚定的信念保留梦想的火种,守护了国家的未来。巴西的发展道路同样充满曲折,经历了从殖民地、君主国到共和制的转变,中间还有军人政权的插曲。巴西经历过邻国的竞争、霸权的打压,大国之梦受到国内落后经济、动荡政治等问题的限制。然而,巴西的儿女虽以温和乐天著称,但“仁者必有勇”,很多杰出人物如反抗殖民统治的“拔牙者”达·席尔瓦·沙维尔、开展游击战的巴西共产党领袖普列斯特斯乃至有所争议的强人领袖瓦加斯,都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探索过程中进行了艰辛的努力,甚至为之付出血的代价。同为发展中国家,中巴两国也都能理解贯穿历史的不屈信念对民族梦想的重要意义。
值得一书的是,中巴所执着追求的梦想,都有着对世界的观照,向世界开放,对人类负责。中国文化中素有“天下大同”的理念,社会主义思想的引入则为中国人注入了更多的国际主义情怀。毛泽东提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则是中国对自身与世界关系的新思考,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新方案。相比中国,巴西从另一个维度上拥抱着世界,将世界精神掌握在手中。巴西融合了来自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移民,采撷各种世界元素形成自身独一无二的文化,不同族裔间的关系也相对和谐。二战期间,来此避难的德语文学大师茨威格就深有感触,当时和平友善的巴西与陷入狂热和仇恨的欧洲形成鲜明对比,给茨威格极大的心灵震撼与慰藉。此外,巴西追求强国梦想的足迹,基本也都与世界和平发展的历史轨迹重合。巴西的领土虽大,却很少来自战争扩张。二战中,巴西还向欧洲派出远征军,为消灭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奉献自己的力量。冷战后的巴西也更多寄希望于融入国际体系、加强与南方国家的合作来增强自身影响,成为国际社会的积极参与者和稳定力量。
在世界舞台勇敢追梦的道路上,中巴两国有大量交集。在国内层面,巴西在努力克服着自身存在的问题,涉及纾解贫困、社会公正、区域平衡、社会治安、环境治理等领域。其中不少问题是发展中国家的共性问题,在解决它们的过程中不乏中巴两国的合作互鉴。巴西意识到中国是自身发展的机遇,在2019年巴西总统访华时,就表示希望双方扩大贸易和投资,深化科学技术、航天、体育等重要领域合作,巴西将打开市场,欢迎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巴西基础设施和油气领域投资合作。在国际层面,中巴两国因理念接近而加强合作。巴西在长期历史经验中形成了倡导和平、珍视主权、倡导多极化、维护多边主义的种种厚重传统,在很多方面与中国不谋而合、心意相通。总之,在以坚定信念共同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进程中,中巴两国离对方越来越近,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
当前,包括巴西在内的众多拉美国家因为疫情、经济等问题而在发展上陷入了困境,巴西等一些国家的政治、外交路线也在危机中多少偏离了传统立场。此刻,对梦想的坚定信念也就显得更加重要。乐观地看,对于巴西而言,或许现在经历的只是科埃略笔下追梦旅途中的险阻困难,终将被执着的热情所克服。而在巴西等拉美国家的潜能被激发的过程中,在广大发展中国家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大势里,中国将会与各国携起手来。
作者:斯特格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