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意识形态

深入学习党的百年宣传历史 不断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科学化水平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05-09浏览次数:736

        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简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宣传思想战线的重大政治任务。百年党的宣传史深刻昭示我们,守正创新是党不断走向成功、取得胜利的重要途径,也是宣传工作保持生机活力的不竭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宣传工作的传播手段、话语方式、宣传平台、交流载体、受众对象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级党委(党组)要提升政治站位,遵循意识形态工作规律,在传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不断探索创新方法手段,不断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科学化水平,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一、加强领导有力度


        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是新形势下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要求,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也是应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要求。


        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思想、党管意识形态,坚决落实中央意识形态工作决策部署。要敢于在众声喧哗中唱响主旋律,引导社会思潮;在大是大非上敢于发声、善于发声,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着力明确党委(党组)和领导干部的职责任务,对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进行清单化管理。党委(党组)要承担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责任,把意识形态工作与各项重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责无旁贷承担领导责任和政治责任,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把握媒体导向,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


        二、宣传教育有温度


        创新话语内容,提升话语感召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突出理念引导和价值规范,做到以诚待人、以情感人,让人民群众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当前,互联网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主战场。特别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通过上网察民情、听民意,对模糊认识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及时引导和纠正。


        转换话语方式,提升思想传播力。遵循群众接受信息的规律和习惯,用新鲜活泼的话语和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手段,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同时,建好、用好、管好新媒体,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拓宽广大群众接收文化信息和价值信念的途径。


        优化话语环境,提升舆论引导力。切实加强舆情管控,优化预警机制,系统收集、判断、反馈网络空间的思想舆论新动态,引导网民运用科学思维看待问题,理性审慎发表见解,营造清朗和谐的网络生态。特别是在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发生后,要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及时抢占舆论制高点,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三、阵地管理有态度


        主动占领,不任人宰割。必须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党管媒体、管导向、管队伍、管干部,强化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职责,让主流思想舆论牢牢占领意识形态阵地。


        加强监管,不放任自流。严格执行党的宣传纪律,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确保媒体刊播安全。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加强对网站和“三微一端”管理,坚决遏制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传播。持续加强对各类讲座论坛、报告会、研讨会管理,严把思想政治关。


        依法治理,不上纲上线。意识形态阵地包括网络空间管理,都要在宪法和法律框架下开展,这是舆论自由的边界。党员领导干部要习惯在舆论监督环境下工作,有接受舆论监督的自觉性和容人之量,善解、善待、善用、善管媒体,充分运用媒体舆论推动工作。


(来源:四川学习平台 作者:幸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