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园思政

【奋斗正青春 永远跟党走】读书万卷建功新时代·砥砺奋进筑梦新征程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05-05浏览次数:460

 

马克思主义学院  彭均国

 

彭均国.jpg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四川轻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彭均国,很荣幸在这里代表青年教师发言,与大家交流学习。我的发言题目是:读书万卷建功新时代,砥砺奋进筑梦新征程。革命先辈李大钊说:“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作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名青年教师,理应肩负起新时代之使命担当。

教育之要,惟在育人。青年学生阅历不广、学问不深,又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期,作为教师,理应在青年成长要紧的时候拉一把、帮一下。从教5年,主动走近青年、倾听青年,做青年学生的知心人;真情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做青年学生的热心人;悉心教育青年、引导青年,做青年学生的引路人,曾先后两次获得“四川轻化工大学优秀教师”。积极致力于教学改革,先后主持/主研各类教学改革、精品课程、示范课程建设项目9项,两次获得教学竞赛一等奖。在本职工作中,主动做好青年工作,努力培养具有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的青年学生。

建功之要,惟在实干。自2017年来到四川轻化工大学,就把川轻化当成自己的科研根据地,从局外人、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建设者,把自己当成川轻化的“自己人”,积极的开展工作,建功川轻化。坚持“做小”、“做大”、“做实”的态度,既立足于教学和日常工作中的小事,又立足解决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面上难点问题,以项目成果的形式体现自己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奉献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研室主任,始终坚持理论赋能与实践创新并重,以“六项结合”培塑教师角色融合的职业化发展方式,通过实践收集素材、发现问题并以此检验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又将之反馈到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工作之中,推动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长期承担中央重要精神、理论政策宣讲任务,长期承担本、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长期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党的建设与创新、意识形态风险治理、行政法律风险控制、乡村振兴等专题讲座,先后与自贡市委组织部、市场监管局、富顺县委组织部、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等十几个单位合作,树立、优化域内党建品牌,推进党的建设创新发展。作为一名法律实务工作者,以己所学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担任自贡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与四川品冠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合作,组建法律公益服务队伍,深入基层化解纠纷,积极为各级政府(单位)处理各类应急事件。

筑梦之要,惟在发展。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始终认为,高校教师理应成为基层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工作中,先后与人社局、科经局等单位(部门)合作,结合各单位(部门)的具体情况设立工作室,积极搭建工作交流平台,项目课题优先在地方社会开展研究实验,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可以给地方社会带来经济效益的生产力,抱着学习的态度深入基层、把文章写在基层。

只有知道了通往今天的路,我们才能清楚而明智地规划未来。追上未来,抓住它的本质,把未来转变为现在。深刻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用科研丈量祖国大地,用课堂传递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同学们的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在建团百年之时,我坚信,只要树立坚定的信念、保持坚毅的恒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就无愧于党、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