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依法治国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党运用法治方式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建设法治中国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统一,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是对法治中国全方位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
回首过去,法治中国建设步履铿锵。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了重大进展,法治中国建设步履铿锵。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一部部法律顺应人民期盼,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趋完善;一次次司法实践让人民感受到公正司法的力度、速度、温度,帮助诉讼参与人最大程度上减少出行的路程;一次次普法教育让法治信仰日渐深入人心,“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面实行,法治文化阵地的覆盖面不断扩大。
展望未来,法治中国建设目标明确。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一战略目标,中共中央正式向全社会发布一系列规划纲要,形成了法治中国建设“一规划两纲要”的顶层设计。《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分阶段提出了到2025年、2035年的奋斗目标,也提出了法治中国建设的远景目标。到2025年,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备,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日益健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司法权运行机制更加科学有效,法治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党内法规体系更加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初步形成。到2035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基本形成,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1世纪中叶的远景目标是,法律规范科学完备统一,执法司法公正高效权威,权力运行受到有效制约监督,人民合法权益得到充分尊重保障,法治信仰普遍确立,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全面建成。《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日益健全,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基本完善,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大幅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显著增强,各地区各层级法治政府建设协调并进,更多地区实现率先突破,为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八五”普法规划实施完成,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领域制度规范更加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成效显著,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高,形成符合国情、体现时代特征、人民群众满意的法治社会建设生动局面,为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回首过去,法治中国建设步履铿锵;展望未来,法治中国建设目标明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明确提出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总蓝图、路线图、施工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一规划两纲要”贯彻实施,努力实现宏伟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来源: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
作者单位: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
责任编辑: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