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榜样力量

“时代楷模”肖文儒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11-18浏览次数:438

“时代楷模”肖文儒发布仪式采访手记:矿山救援“定海针” 党和人民“守夜人”

   作者: 张青玲

   专访“时代楷模”肖文儒

   应急救援是九死一生的工作,但他逆向而行,一干就是38年;事故现场是瞬息万变的战场,但他运筹帷幄,一再力挽狂澜。38年来,他从普通矿山救护队员成长为杰出的矿山救援指挥专家,成为矿山救援队伍当之无愧的“定海神针”。他叫肖文儒,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

近日,中宣部授予肖文儒“时代楷模”称号,发布仪式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肖文儒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决定”中这样写道:“他先后参加、指挥和指导矿山、隧道、山体垮塌等事故灾难救援700余起,多次冒险深入灾难现场,在多起重特大事故救援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成功解救被困群众1000多名……坚定做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

“时代楷模”肖文儒在发布仪式现场接受“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专访。郑茗璐摄

   然而,救援现场的“定海神针”,却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其中有怎样的故事?几天前,我们怀着崇敬和好奇的心情,来到中央广电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时代楷模发布厅》肖文儒发布仪式现场,近距离感受初心的力量。

    名副其实的“学习代言人

    在发布仪式现场,我们看到肖文儒的笔记上有这样一句话:“到现场要敢于担当、敢于表态,前提是懂业务。”

“懂业务”除了信念、勇气,更需要过硬本领、科学决策,而责任感促使肖文儒不停地学习。多年来,他从未放弃对专业的坚持,记录救援事故的本子有40多本,先后发表应急救援方面学术论文30多篇,推广应用多项科研成果。他主编的救援指导书《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典型案例及处置要点》,更是被誉为矿山救援的“工作宝典”“武功秘籍”。肖文儒说,除非救援现场手机没信号,否则一天也不能错过学习。

   得知我们是“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记者,肖文儒的年轻同事石国领说:“肖总工可是‘学习强国’APP的‘铁粉’,积分一直稳居我们单位排名前列。”肖文儒略带骄傲地给我们展示了他当天的“学习强国”总积分——45633分,属于积分最高段位“十年磨剑”。

肖文儒展示自己的“学习强国”总积分——45633分,属于积分最高段位“十年磨剑”。郑茗璐摄

   肖文儒说,“我每天都上‘学习强国’,哪怕是在事故现场、在矿上井上,只要手机有信号,就一天不落。很多时候工作忙,重要思想、重要新闻就从这里学习了解。”采访间隙,肖文儒做起了“学习强国”答题。他笑着说:“有的时候我答题还是很慢,特别是四个人的抢答题,经常拿不到满分。你看,这个答案是‘领学促学’,我还是没记住,得学习。”他说,理论上清醒才能政治上坚定,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有紧跟党的理论学习,才能引导自己的行动。他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青年人,都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每天挤时间坚持学习,汲取思想理论精神滋养。

 

肖文儒现场做“学习强国”答题。张青玲摄

 

肖文儒现场做“学习强国”答题。张青玲摄

    石国领多次跟随肖文儒参加矿山、隧道事故及自然灾害的抢险救援。他说:“肖总工那么忙,‘学习强国’积分还那么高,这也影响带动我们身边人自觉坚持学习。”

   在他眼里,肖文儒不仅自己爱学习,专业精湛、本领高强,在“传帮带”上更是用心。每次有急难险重的任务,肖文儒都尽量带年轻同志一起参与,让大家长见识、增本领。在路上、在现场、在井下,他抓住每一个“传帮带”的机会,不遗余力地传授经验、讲解方法,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应急救援事业“追随者”。

   “不合格”的父亲儿子心中的英雄

   在发布仪式现场,我们没看到肖文儒的家人。

   谈及家庭,肖文儒有点愧疚地说,“其实今天来现场录制节目,我的家人包括我爱人、儿子还不知道我获授‘时代楷模’的事。等今天晚上回家给他们一个惊喜!”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总是将前往现场救援说成去地方出差、调研,“我的很多消息,家人经常在电视上、手机上看到才知道我又在哪个救援现场。”有一次,姐姐是从电视上看到他憔悴疲惫的面孔,才知道他做完心脏手术不久又冲到了一线。

   肖文儒的儿子常说:“父亲太忙了,我们遇到困难想找人帮忙的时候,都想不起父亲来。”但他始终认为父亲是英雄。肖文儒说,“家里人知道我工作忙,都尽量不打扰我。对家庭对孩子关心方面,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好父亲。但我从小给孩子讲救援现场的艰难情景,应急救援工作无上光荣,所以他们也很理解。”

肖文儒生活简朴,一心扑在工作上,危险留给自己,牵挂留给家人。但他又非常严格,从不让家人因为自己的私事麻烦组织,也不让家人经营与他工作有交集的业务。

肖文儒说,母亲经常告诫他两句话,一句是“要看贼挨打,不要看贼吃饭”,另一句是“油水不沾,油糕不吃”,这对他影响很大。他也时常警示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上坚持原则,保持清醒。在北京生活20多年,肖文儒没去过几个景点,也很少参加朋友聚会,基本保持单位和家“两点一线”,更多的时候是在救援现场。

肖文儒笑得开心。张青玲摄

     肖文儒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公众人物,就要有忠诚、干净、担当的品格,“‘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分量很重,以后,我对自己对家人的要求、标准要更高。”

这就是一个有着30多年党龄的共产党人的家庭观,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有深沉的爱和牵挂,更有严格的家教家规。

信任的“小纸条”让“一切都值了”

   “每一起事故救援都很难,但人被救出来的那一刻,我们心中的欣慰和喜悦,是做其他任何事情都体验不到的。”让肖文儒特别难忘的,是今年年初山东栖霞金矿爆炸事故中那两个充满信念的小纸条。

   当时,肖文儒带领专家团队首次创新应用钻孔救援技术,会同各方力量破解难题,连续奋战14个昼夜,成功救出11名被困矿工,这一案例也被誉为“教科书式的经典事故救援案例”。救援过程中,被困人员从600多米的地下深处,通过直径10厘米的钻孔传递上来两张纸条,上面写着:“望救援不停,我们就有希望”“麻烦再送一部电话,做(作)为备用,联系不到你们,我们就找不到党了”。

   回忆起当时看到纸条的情形时,肖文儒依然十分激动。他说:“我们的矿工兄弟在身处绝境时,首先想到的是党,把生的希望寄托在党。”“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才能一再创造救援奇迹。”

   在发布仪式现场,“时代楷模发布厅”节目组播放了一个视频短片,是山东栖霞金矿救援中写下纸条的六旬党员张纪等一大批获救矿工们如今幸福的日常生活。看着大屏幕上“矿工兄弟们”幸福的笑脸,肖文儒眼角湿润,一一鞠躬致意。

   他说,“能把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一切都值了。”话虽简短,却让人看到人民在他心中的分量。“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救被困人员当成救亲兄弟,成为他甘做党和人民“守夜人”最朴实的承诺。

来自应急管理战线的150多位应急救援人以“云端”方式参加发布仪式。张青玲摄

   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来自应急管理战线的150多位应急救援人以“云端”方式参加了发布仪式。和肖文儒战斗在一起的应急救援群体,一年365天,每天枕戈待旦、闻险而动,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肖文儒说:“我所做的工作,仅仅是全国应急管理队伍的缩影。荣誉属于应急救援集体,属于常年战斗在基层一线的广大应急人。”

那两张充满信念的小纸条、矿工兄弟们那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和那枚闪亮的、沉甸甸的“时代楷模”奖章一样,都是对肖文儒和广大应急救援人的最好褒奖。

走出央视时代楷模发布大厅,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宁静安详——因为有人用生命守护生命、守护万家灯火。

致敬,党和人民的“守夜人”

2010年3月28日,肖文儒(左二)在山西王家岭透水事故现场指挥救援。应急管理部提供

2021年8月4日凌晨,肖文儒在河南新乡平原体育场宿营地指挥。应急管理部提供

2021年8月,肖文儒在河南新乡现场指导排涝抢险工作。应急管理部提供